「罹癌,接受治療好呢?還是不接受治療好?」
過年期間,我結識了一位和我同年紀的癌友。
他說他過年前,剛確診罹癌,但還沒開始治療。
他的談吐正面又穩重,但我仍感受到他有一些侷促和焦慮。我猜不外乎是年輕罹癌的措手不及、和將要放下工作長期養病的掙扎。
我問他是否會在年後開始治療?他說他還在思考,但首先要先把工作整理一段落。
我和媽媽聊到這件事,媽媽要我好好說服他,儘早接受治療不要拖延;但我則覺得,這是他自己的人生,他有權去做他覺得「對自己最好的決定」。
我們都是非常專注在衝刺事業的創業青年,在乎生命的精彩更甚生命的長度。
但在真正面臨生命中健康的大檻時,面對治療與否,我們似乎又沒得選擇。
於我個人,我非常追求「穩定和平衡」,
這也是每次我評估是否乖乖接受治療的依據。
#不治療會不會影響生命的穩定
我剛發病時,惡化速度非常快,我的臉一夜變形從古亭張鈞甯(自己說)變成變瘦前的白雲大哥(沒惡意)。當時要是不馬上治療可能會翹毛或是心靈嚴重受創。於生命和自尊的雙重迫切需求下,哪有不治療的選項?非治不可。
#不治療和治療各自的風險比較
雖然現在穩定許多了,但我的癌指數還是居高不下,還疑似轉移到肺。
當時醫生為了根除癌細胞,要我做風險極高的肺切片手術,我足足簽了五張風險同意書,手術失敗立即死亡的機率遠高於把癌細胞放著不管。
那次我真的非常非常認真地思考:
「與癌共存我會不會反而活得比積極治療來得更久?」接著跟我媽商量要不要擺爛烙跑不做治療。
#治療對經濟和個人價值觀的平衡
這就是我最近的困擾了,未來若確定是轉移要換藥,一旦新的藥健保沒有給付,醫藥費就會飆升到一包藥萬起跳。
不是有錢人家小孩的我,父母也都退休了,我到底是要做治療還是不做治療?
爸媽當然愛孩心切,願意傾家蕩產只為了讓我健健康康;但老實說我更寧可把錢拿來和父母一起出國去環遊世界製造回憶、而不是躺在病床上成天病懨懨地滑手機。
我猜我是相對比較叛逆一點的病人。
在我沒有立即生命的威脅時,我會選擇生命的精彩而非生命的長度。因為我覺得把錢拿來全家一起爽都比拿來打藥大家一起苦還強。
「罹癌,接受治療好呢?還是不接受治療好?」我覺得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風險和狀況,如何抉擇真的是見仁見智。
於我個人就是:
「你爽、而且愛你的人也可以接受就好。」
以上是我非常個人的見解,
請務必酌量使用。
#祝生病的戰友們早日康復痊癒
#祝沒生病的朋友們永遠永遠永遠不要罹癌